学习卡丨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易慧萍打开了话匣子,3年疫情,亏了不少钱,还跟亲戚们借了些钱周转。
优良作风、优质服务,是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海南,为企业多办好事、多办实事,成为党员、干部提升服务质效的共识。
不久前,海南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提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是党中央赋予海南的重大使命,事关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成败。实践表明,优化营商环境,重在优化机制、创新方法,并将之固化为制度安排,把制度优势充分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效能。千方百计提振信心、支持民营企业融入海南自贸港建设,也是帮助自贸港更好更快迈向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几年,设立省营商环境联席会议制度、组建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挂牌成立省营商环境建设厅,海南围绕营商环境主管机构的改革在持续推进,权责更明晰、工作更聚焦。
海南决心把营商环境打造成与政策环境、生态环境一样的金字招牌,这不仅具备多方优势,而且需要多方发力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咖啡时间—政商对话加速跑活动中,政府部门负责人与企业家代表坐在一起,围绕企业发展所需,在轻松氛围中剖析问题、对症下药优良作风、优质服务,是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用好用足自贸港政策,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北纬18度线附近,光热充沛,气候温润。
乘着自贸港建设的东风,海南正加快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建设。(作者为本报海南分社记者)。一粒好种子,从科研人员手中育出来,离不开制度支撑。南繁育种,承载着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的重任。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育成的农作物新品种,超过70%经历过南繁育种。通过智慧管护,插秧、翻地、排水等田间管理不再需要科研人员操心。
阳光洒向大地,良种破土生长。以前在南繁科研基地,不少单位各自为战,造成重复研究、资源浪费。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集中攻关,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才能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该基地能够开展动植物种质资源绿色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有利于保障国门生物安全。
一粒好种子,从南繁试验田里走出来,需要科研人员扎下根。也可探索更开放的对外引种机制,吸引全球优秀种业资源、先进农业技术进入。借助数字育种,每粒种子生长周期的数据得以全程监测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部署,目前正抓紧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建设思路、区域布局、重点内容和进度安排及保障措施,力争做到建一片、成一片。
同时,通过深化改革,让农村沉睡资源焕发新的活力。持续挖掘潜力,乡村消费市场恢复增长今年以来,各地深入挖掘农村内需潜力,农村投资消费稳步恢复。
促进稳岗拓岗带动就业增收,截至3月末,外出务工脱贫劳动力达3074万人。4月17日,中央财政下达100亿元资金,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统筹支持春耕生产。
据测算,改造一亩设施大棚,可拉动钢材消费近2吨、水泥0.5吨,对基础产业拉动力度很大。目前,我国农村消费水平仍然较低,潜力巨大。乡村既是巨大的消费市场,也是巨大的要素市场。在菜篮子产品供应和绿色生产方面,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负责人刘涵介绍,一季度,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长3.6%,牛奶产量增长8.5%,国内水产品产量增长4.4%。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全力打好奋战120天夺取夏季粮油丰收行动的后半场攻坚战,实现保穗数、攻粒数、增粒重、减损失。
在投资上,健全政府投资与金融和社会投入联动机制,引导更多资金投向高标准农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现代设施农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建设领域,形成有效投资拉动效应。把丰收的基础转化为丰收的果实,还要过病虫害、干热风、倒伏、烂场雨等多个关口。
农业农村经济开局良好,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提供有力支撑。农业农村部将组织开展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聚焦100个大豆重点县集成组装一县一策综合性解决方案,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力争全国大豆亩产提高5公斤。
潘文博介绍,今年首次将大豆生产任务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并出台大豆生产一揽子扶持政策措施,调动了农民种豆积极性。通过实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行动,落实创业一次性补贴等扶持政策,加强农业创业创新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建设,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带动农民就地创业、就近就业。
在政策引导下,南方地区挖掘冬闲田扩种油菜,预计扩大面积1000万亩左右,长势基本正常。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供给,扩大服务消费。目前,大豆油料种植任务已落实到省市县,大豆播种已过一成,东北地区5月上旬开始大面积播种。全年粮食意向种植面积17.7亿亩以上,连续4年增加。
各地抓紧抓实春耕生产,着力保夏粮、稳春播、扩大豆、提单产,逐项推进、逐区落实,夏季粮油丰收有基础。研究分析,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6万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
还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让农民更多分享发展成果。农产品加工业运行平稳,3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PMI指数为55.4%,比同期制造业高3.5个百分点。
同时,还将通过创新投入机制、开展整建制试点、健全管护机制等,逐步提高建设标准,保障建设质量。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业农村部将重点从4方面发力。
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表示,激活农村内需对稳增长、扩内需,地位突出,作用也非常显著。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258亿元、同比增长6.2%。新批准创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0个农业产业强镇。全国春播粮食已完成近两成,进度同比略快。
4方面发力,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拉动内需、促进城乡经济循环的重要措施。持续抓好产业就业帮扶,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
一季度,全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25亿元、同比增长0.5%。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就业增收,实施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升行动,提高中央财政衔接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比重。
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31元,实际增长4.8%,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1个百分点。今年将新建4500万亩、改造提升3500万亩,目前任务已与各省份对接落实。